原标题:文化 | 让精神价值变成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去翻翻词典的话,文化的概念非常庞大,说是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确,这样说没有什么错,但是这么一总和——那我们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不是文化?这范围明显太大了。
在学术界,从英国的泰勒开始,世界上出现了两百多个有关文化的定义,这些定义往往非常庞大又非常复杂。一般情况是这样形成的:一个定义出来后,后来一个个学者觉得我们前面这个定义还不够完整,不断一次次在增加,最后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所以如今把文化这个问题搞得太复杂。
在生活中。我们又常常把文化看得很小、很小,我们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当中往往是:说文化人一般就是指大学里教书的,而且主要是说教文科的。比如议论谁、谁、谁好像是参加了作家协会或文艺家协会,从此变成了文化人——文化也就是这些文化人所干的事。有些领导干部做报告讲到文化的时候一般是这样的:同志们,我们上面谈了经济,谈了政治,谈了军事,接下来顺便也谈谈文化。在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唱了多少首歌、出版了多少部小说……认为这就是文化,很多人对此习以为常。
实际上,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是大到像词典定义的那么大,也不是小到我们生活中误会的那么小!盲人摸象,都有偏颇。请让我先为大家讲个故事吧!就是改革开放35年以来,产生了很多的跨国婚姻,中国人和外国人结婚了,但是统计下来这类人群离婚率比较高——而且离婚率高的理由惊人的一致,就是他们都认为主要是文化差异,因为文化差异他们孩子都可以舍弃、因为文化差异他们本来恩爱和美的家庭生活都可以分离!这个文化是我们要研究的真正的文化。文艺差异可以使一对对彼此深爱的夫妻分离,这个差异就很严重了。而且离开的双方他们都不从事文化工作,不写诗也不画画,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痛苦的离开了。所以文化一定比文联作家协会要管得大得多,但也也不像词典定义讲话的那样大到了漫无边际远离生活到几乎毫无关联。
那么,我们就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来开始探讨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它一差异幸福日子都不能过下去了,这是什么道理?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我们清华园里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美国的女人结婚了,让他们两个人产生分离的源头是我们外人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一点小事。就是这个中国的丈夫每年的清明节都必须回老家去扫墓,美国籍的妻子就觉得这件事情有点奇怪,你们中国人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可以理解,但是那个时候并不是我们的假期,机票也不打折、课题的事也正忙,今年去过了明年可不可以不去?你自己一个人去行不行?那个丈夫拒绝说坚决不行,我们必须每年这个时候都回去扫墓。
众所周知,这牵扯到我们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亲情伦理,一个价值观念,牵扯到好多家里的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牵涉到上辈下辈之间的关系,全部联接到一起了。一个价值系统,而这个价值系统要通过无限次的重复去实现它的效用,如果我们每年都必须在那个时候来,它就变成生活方式了。
所以我们给文化下了个定义,这个定义可能是全世界有关文化定义里面最简短的,什么叫文化呢?文化是习惯了的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以上面例子中他们不得不离婚的原因之一大家就知道了,精神价值就是亲情伦理,生活方式就是每年必须回来,加在一起就是文化。
我们再把这个问题往前推进一步,更深一点的一个层次上,把文化这个概念再往深的层次上推进一下,既然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下面再加半句话,它的最终成果是人格。最终的成果是人格,它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当然这个一般不加也可以,因为一加到人格这个问题就又开始嫌多了。
那么,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由精神价格和生活方式变成了集体人格。那么,清华文化就是清华的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造成的一种集体人格,这个集体人格和其他高校,有的地方相同、有的地方不相同。真正明白文化是人格的人是不多的,鲁迅是其中一个,他当时讲集体人格,按照他的说法叫国民性,我们看鲁迅的小说,整天讲国民性,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读到的阿Q正传,孔乙己,这些东西他都在研究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当时他叫国民性。所以,我们给大家专门提一下有关文化的三个关键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抓住这三个关键词,就基本上把握住了文化的真谛。
我们今天社会上对文化的种种误解,就和我们这个定义相比区别很大了。我们到处有的地方讲学历、有的地方讲文凭、有的地方把文化看成宣传、有的地方把文化看成纯粹的娱乐,就没有在精神价值上思考文化、没有在生活方式上思考文化,也没有从集体人格上思考文化,这也许是我们中国文化遇到的非常重大的错误偏向。一种外界的装饰、一种热闹的聚合,以为这就是文化了。其实不是,现在我们在文化工作、文化传播上,缺少的就是这些关键字。
请让我们大家一起,从现在起把精神价值变成生活方式,慢慢沉淀不断完善集体人格,华夏复兴指日可待。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编辑:明清家具之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