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古玩界的一句行话。说的是用很便宜的价钱就买到了价值很高的东西,而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卖家自己看走眼,买家才能有漏可捡。
圈里还有这么一句话叫:行家捡漏,外行捡雷。想偶尔捡个小漏,不但需要您有判断真假的本事,还要求您对行业内价格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无论您是专家还是纯外行,真想捡个大漏,还是得看缘分。
500人民币变10万人民币
北京李先生经朋友介绍下载使用了某拍卖软件,2014年年底在上面以500元拍中一个和田玉籽料。
过了几个月后前参加拍卖会拿去专家处鉴定,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玉质润泽细腻,汉风十足的彰显,刀刀沉淀在玉中,市值至少是十几万。想必李先生也是很震惊,自己不太懂和田玉,没想到居然捡到漏了。
5000人民币变20万人民币
十几年前,杨先生在香港路花了5000块钱买了一个哥窑瓷瓶。国家级鉴定估价师看过后,认定这是一个江西景德镇民窑出产的哥窑盘口瓷瓶,年代是清代中期,而且品相完整,十分难得。
而且按照目前瓷器的成交价格,这个瓶子估价在15万-20万之间,比他十年前下手时涨了三四十倍,这个漏捡的确实是羡煞旁人。
1200人民币变300万人民币
5年前,武汉一名菜鸟级收藏迷花免单群1200元淘到一块重达5500克的昌化鸡血石,后来被专家鉴定为天价宝物。
玉器杂项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宋海出具了鉴定证书。证书显示,这块昌化鸡血石重达5500克,系民国时期的产物。而蔡华初则认为,应该更早一些,接近清末工匠的技艺,价格最少是200万到300万。
30万人民币变2000万人民币
这位来自扬州的古玩藏家杭先生的捡大漏的故事就很有意思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赶赴东北收购郑板桥的瘦竹,并同收入多幅字画。
回来请专家鉴定后才知道,自己花37万元意外收购的《山水画页》竟为故宫的国宝,而包括瘦竹在内其余的多幅画作均为仿品,却花费了杭先生40余万元。
而那幅《山水画页》就让杭先生捡漏捡大发了,这件出自故宫的国宝估计市价为1500~2000万元,这样一来买假货的那些小钱也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9万人民币变7205万人民币
在北京200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标价8万元的清末黄缎子袈裟流标了,但却被一位工薪阶层的秦先生看中,花费9万元将袈裟请回了家。
回家后他拆开了袈裟,最终被夹层里出现的精美绝伦的宝物给惊呆了。这件宝物正是缂丝陀罗尼经被,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专用的佛教用品,价值连城。
后在免单群2011年8月的拍卖会上,在多位藏家的你争我夺中胜出,最终以7205万元的天价捧走了这件宝物。从9万元到7000多万元,这不单单是捡漏了,简直是捡了天漏了。
看了上面这几位朋友的传奇经历,您心里肯定也痒痒。想着怎么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捡到这些一夜暴富的漏呢?
如今捡漏逐渐成为一种心态,因为我们都盼着能用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的回报,这个回报当然是多大都不嫌大,这虽然不是什么太积极的心态,却也属于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有意思的是虽然很多人能成功捡漏,却都是意料之外的收获,而那些天天冲着捡漏去的人却往往没有这种好运气。如果不能用一个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一件事情,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相似的道理。
反观我们文玩市场,每天喊着要捡漏的大有人在,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去购买文玩,多半是会吃亏的。
现在的文玩市场,在信息透明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价格上。价值决定价格,让很多物件难以出现大漏让您碰到,尤其是精品文玩。
如果一件品质非常高的文玩,价格却低的不正常,要么就是有严重的瑕疵,要么干脆这东西就是假的。
比如说一件鸡蛋大小的松石雕件,如果卖家卖您200块钱,那您就得考虑考虑,这到底是个大漏,还是个大坑了。
【今日话题】
玩文玩的经历中,您捡过漏吗?最大的漏又是什么?免单群
点击留言与玩友们一起分享您的故事吧。
————————————
微博:@文玩天下 ▏微信:htchicom
【文玩天下©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咨询与投诉QQ:568140892
Email:Contact@wwt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