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买法拍房,真的能捡漏吗?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前一段燕郊的一位业主房屋被法拍了,他不仅首付和陆续还贷的150万打了水漂,卖的房子仍然抵不上银行欠款,因此还背负上了失信人标签。2017年的一次购房行为不仅将他半生的积累打回原形,未来的生计也受到了影响。但站在购买者的角度,这两年法拍房越来越多,笋盘不少,是否也有了捡漏的机会?
法拍房越来越多,是因为断供的多了,还是法院加大了资产处置力度?兼而有之吧。当房地产不再是财富增值的主要手段,那些在泡沫上购买了房产的家庭面临着尤为严重的打击,因为加了杠杆,他们资产归零,还倒欠了银行的钱。
有一项统计显示出法拍房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在阿里拍卖平台上,2017年法拍房挂牌9000套,2018年挂牌2万套,2019年挂牌50万套,2022年是133万套,2022年是169万套。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去查询,已经变成了1709886套。这意味着170万个家庭失去了房产,同时还心情焦灼的等待着法院拍卖的结果,看拍出的钱能否还上银行的贷款或其他地方的借款。
大概率法拍的钱补不上借贷的窟窿,如果能也不至于停贷,也不至于走到法拍这一步。燕郊一位断供的业主曾经在网络上分享了他断供后遇到的麻烦,购买房子时他贷款了将近300万,断供7个月后,他面临的罚息和诉讼费用就有19万,这里面仅他要承担的律师费用就有12万之巨。所以他劝大家努力赚钱,千万别走到断供这一步。京东捡漏群
我们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其实是很保守的,首付三成到四成,意味着房子不打个六折或七折,就威胁不到银行的利益。可还是有房子被拍卖,说明已经有地方的房子跌幅超过了30%,另外,也可能是民间借贷行为的遗祸。
2022年前10个月,重庆有28914套房产被拍卖,平均每天拍卖95套。直辖市中,重庆是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四、五倍,而成交率仅是其他直辖城市的一半,原因就是重庆以直辖市建制管辖大量远郊区县,那里是断供的重灾区。
房贷断供潮,可以追溯到的是2017年全国房市的普涨,尤其三四线城市的补涨。泡沫挤掉后大多数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又创出了新高,尤其长江以南区域的城市更是排队摇号。可北方的,以三、四、五线小城为典型,却是一片狼藉。环京区域是跌得最狠的,那里的县城和开发区都曾有过暴涨的经历,如今价格至少腰斩,多的达到七成。
人民法院资产诉讼网显示,2022年,在不剔除重复拍卖的情况下,2022年燕郊法拍房数量超过了800套,三年中燕郊的法拍房数量每年都翻番。业主在还贷初期通常是利息占大头,本金占比低,还了三、四年的房贷基本上是在还利息,房价跌了若想卖房止损,利息先打了水漂。若不得不断供,拍卖出的价格未必抵得上欠银行的本金。一次错误的置业,一个家庭就可能彻底破产。京东捡漏群
法拍房的涌出对二手房的压制也是不言而喻的。在燕郊,那位业主300万买的房子被拍卖,成交价只有90多万,连捡漏者都是如此谨慎,只愿意出比二手房低得多的价钱,足以说明那里的市场有价无市,观望情绪浓厚。查最近的拍卖结果,在燕郊很多法拍房都没有成交,即使成交价格也颇低。法拍房的大量出现,成了环京楼市难以走出低谷的又一压制因素。
反观热点城市的法拍房走势则越来越稳定了,甚至很难捡漏。就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观摩了京东和阿里的两次拍卖过程,上海和北京两套房子都经历了上百次延迟才截拍。上海的房子拍卖价比评估价低了几万元,北京的高出十余万,总之竞拍人都没有捡到漏。而在去年,法拍房还是颇有折扣的。或许我的观察太片面了,去年统计显示北京法拍房均价波动较大,逐月始终低于二手房均价。尤其在1月和8月,法拍房均价和二手房均价差价达到了30%。
法拍房之折价原因不难理解,法拍房的劣势在于房子是否有隐性的风险。京东捡漏群买卖不破租赁,如被执行人恶意签署一个20年的低价租赁合同,买家就可能既不能入住也难靠租金分摊成本。法院查封房产的时候并不清空,房间内原业主的物品也是处置的难题。还有买家担心原业主的债务风险并不因法院拍卖一套房而终止,自己捡便宜不成反而卷入无妄之灾。
但相对于房地产公司的烂尾、一房多卖或抵押,相对于中介的口头承诺,法院的一纸判决难道不具有更为可靠的法律效率。须知在办理房产过户流程中,法院的一纸判决书比几十份公证材料,一叠叠的合同都有效。法院诉讼是公民解决矛盾最后诉诸的手段,判决书具有至高无上的效力和权威。
于是,问题就转至具体实施上。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执行权制约机制加强执行监督的意见》,明确了法拍房由法院负责腾退。这无疑降低了买家的风险。
每套法拍房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便是法院负责清房,所需要的执行时间和执行成本也是不一样的。购买法拍房还是要细心调查,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责任编辑:祝加贝